Home > Wine Tutorial > Fun Fact > 007 - 點解葡萄酒冇"賞味期限 "?

無論買汽水,買豉油都好,佢地都會有「賞味期限」,但點解葡萄酒就唔會寫?咁佢地又點樣保質呢?

事實上,葡萄酒並非「唔會壞」,只係佢變質與否、幾時飲最適合,並唔能夠用一個統一嘅時間標準去定義。換句話講,葡萄酒係一種會隨時間演化嘅飲品,每支酒嘅「黃金飲用期」都唔一樣,視乎酒本身嘅風格、釀造方式、結構強度,以及最重要——保存環境。

一、賞味期限的定義與限制

「賞味期限」(best before)一般出現喺加工食品或飲品上,係根據產品穩定性、人為添加物、保存方式去估算,目的係保障消費者食用時品質未變壞。但葡萄酒屬於天然發酵產品,唔同年份、唔同酒莊、甚至唔同葡萄品種,都有各自嘅老化潛力。例如一支以果味主導、輕身嘅 Beaujolais Nouveau,喺裝瓶後幾個月內飲最好;但一支頂級波爾多五大酒莊出產嘅酒,可能要經過十年以上熟成先達至巔峰。

如果你喺所有酒上硬性標示「賞味期限」,就會對某啲可陳年酒造成誤導,甚至因為錯誤棄掉仍具價值嘅佳釀。正因如此,葡萄酒界普遍唔會使用「賞味期限」概念,而係強調酒嘅飲用期(drinking window)——一段建議性時間範圍,視乎風格與年份而定。



二、酒會唔會變壞?

會。不當保存會令酒提前氧化、變酸、失去香氣,甚至產生「老鼠味」(mousiness)、「洗甲水」等缺陷味道。但呢啲變壞唔係突如其來,而係因為以下因素逐步發生作用:

  • 高溫加速化學反應:長期超過 25°C 嘅環境會令酒中多酚、酸類物質加速反應,導致氧化;

  • 紫外線破壞分子結構:直射陽光會令酒體結構崩壞;

  • 瓶塞乾裂或密封不良:氧氣入侵會令酒提前老化甚至酸敗;

  • 反覆震動或移動:破壞酒中沉澱與穩定性。

所以酒商會強調儲存條件——溫度穩定、避免陽光直射、保持濕度(尤其係天然軟木塞)、避免頻繁移動等。


三、老化 vs 變質:關鍵在酒的結構

值得一提嘅係,「變化」唔等於「變壞」。某啲酒會隨著時間出現氧化、還原等化學反應,逐漸轉變成更複雜、細膩嘅風味——例如年輕時果味奔放,但陳年後出現皮革、菇菌、乾花等風味,呢個就係所謂「熟成潛力」。

有熟成潛力的酒,往往具有以下特質:

  • 高酸度(如 Riesling、Nebbiolo)

  • 高單寧(如 Cabernet Sauvignon)

  • 良好酒體平衡

  • 優質釀造與瓶塞品質

但反之,如果一支酒本身結構鬆散、酸度低、釀造簡單,即使保存得好,亦唔會隨時間變得更好飲——只會失去原本嘅新鮮感與果香。所以,唔係所有酒都值得陳年。


四、結語:無賞味期限,唔代表無限期好飲

葡萄酒無統一「賞味期限」,正正係因為佢複雜、多變、個別差異大。酒評家同專業機構通常會提供飲用建議期(例如「2026-2038 最佳飲用」),但實際體驗仍要視乎你購買時儲存條件、酒嘅發展狀況同個人口味。

簡單嚟講,葡萄酒無賞味期限,係因為佢既唔係快速消耗品,亦唔係永遠唔變嘅飲品——而係一種會隨時間呼吸、成長、甚至老去嘅文化產品。學識欣賞時間嘅痕跡,亦都係學習飲酒其中一個最有趣嘅部分。